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掌握地表水、废水、底质等水样的采集和采样器使用及水流量测量方法原理;掌握水样的运输和保存原理与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地表水的采集方法和采样器;水样的类型;水样的冷藏或冷冻法和加入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在实际采样测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在这里做总体性的概述。为了真实地反映水体的质量,水质监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的样品要代表水体的质量,采样前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以确定采样断面、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因素。在实际采样测定过程中,要严格...
(1)容器的准备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容器用于测定金属及其他无机物的监测项目,玻璃容器用于测定有机物和生物等的监测项目。(2)采样器的准备采样前,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清洗干净,晾干待用。(3)交通工具的准备有的监测船和采样船,若没有,根据气体和气候选用适当吨位的船只。根据交通条件选用陆上交通工具。2、采样方法和采样器(1)采样方法①船只采样适用于一般河流和水库的采样,但不容易固定采样地点,往往使shou据不具有可比性。②桥梁采样安全、可靠、方便,不受天气和洪水的影响,适合于频繁采样...
(1)浅水采样可用容器直接采集,或用聚乙烯塑料长把勺采集。(2)深层水采样可使用专制的深层采水器采集,也可将聚乙烯筒固定在重架上,沉入要求深度采集。(3)自动采样采用自动采样器或连续自动定时采样器采集。废水样类型:(1)瞬时废水样对于生产工艺连续、稳定的工厂,所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组分及浓度变化不大,瞬时水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平均废水样当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组分的浓度随时间起伏较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集平均混合水样或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底质在水环境体系中的意义1、记录污染历史,反映难降解物的积累情况,污染的潜在危险。2、底质对水质、水生生物有明显影响,是天然水污染的重要标志。3、底质监测是水质监测重要组成部分。底质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与水质监测断面相比:设置原则——相同设置位置——重合原因——便于比较底质样品的采样频率和采样量(一)采样频率远较水样低每年枯水期1次,必要时可在丰水期增采1次原因:底质比较稳定,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较小(二)采集量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重一2kg,如样品不易采...
a.测量参数:水位(m)、流速(m/s)、流量(m3/s)等水文参数。b.意义:计算水体污染负荷是否超过环境容量、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估价污染控制效果等工作中,都必须知道相应水体的流量。c.测量方法原则:对于较大的河流,水文部门一般设有水文监测断面,应尽量利用其所测参数。小河流、明渠和废水、污水流量的测量方法。d.测量方法:(1)流速仪法——对于水深、流速大的河、渠,可用流速仪测定水流速度。(2)浮标法——浮标法是一种粗略测量流速的简易方法。(3)堰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规则...
1、水样的运输管理记录——贴好标签——运送——实验室。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清点样品,防止搞错。(2)塞紧采样容器口(3)样瓶装箱(4)冷藏、隔热、致冷剂(5)防冻裂样品瓶2、水样的保存保存水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冷藏采样后将水样立即投入冰箱或冰水浴中并置于暗处,冷藏温度一般2-5度,该法不能长期保存水样。(2)冷冻冷冻温度为-20℃,冷冻时不能将水样充满整个容器。(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1、水样的消解(1)水样消解的作用①破坏有机物②溶解悬浮物③将待测元素转化为单一高价态(2)水样消解的要求①透明、澄清、无沉淀②不引入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③不损失待测组分(1)湿式消解法利用各种酸或碱进行消解①硝酸消解法适用水样:较清洁水样②硝酸-高氯酸消解法适用水样: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注:高氯酸能与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高氯酸酯,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先加入硝酸,氧化水中的羟基化合物,稍冷后再加高氯酸处理。③硝酸-硫酸消解法不适用水样:易生成难溶硫酸盐组分(如铅、钡、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