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更新时间:2018-03-07
点击次数:531
汞是通过大气传输的性污染物。该污染物沉降进入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超量问题,对人体及生态具有巨大威胁。有数据显示,我国是大气汞排放量多的国家。加之,近年来化工经济快速发展,汞的排放量日益严重,我国治汞工作迫在眉睫,不容忽视。
*,近年来环境领域是国家工作重点方向。汞污染作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源,被国家高度重视。在测汞仪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国家不断推进大气汞排放研究,并不断推进汞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建设。其内容涉及政策、法规、技术指导文件以及汞污染监测方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和《测汞仪国家标准》等几大类。
同时,针对大气汞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主持的973计划项目“我国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减排技术原理”建立了新一代自然源汞排放估算模型,获得了高精度的中国自然源汞排放清单。
该研究进一步结合我国人为源排汞清单,构建出我国大气汞的循环模型,确定了我国大气汞的质量平衡,获得了我国大气汞的净输出量。此外,该研究还建立起我国大气汞同步监测网络,发现我国大气汞含量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为我国汞污染控制与履行汞公约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另外,在汞治理工作深入推进之下,测汞仪作用也日益凸显。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测汞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该设备具备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数字显示、直读等优点,是化验室中测量汞的工具。可对环境、化妆品等领域汞含量进行有效测量,是我国汞治理一大“利器”。
汞污染,是指由汞或含汞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汞(Hg)是环境中毒性强的重金属元素,各种汞化合物的毒性差别很大。无机汞中的升GONG是剧毒物质;有机汞中的苯基汞分解较快,毒性不大,而甲基汞进入人体很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特别是容易在脑中积累,毒性大。
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汞的化学形态、环境条件和侵入人体的途径、方式有关。金属汞蒸汽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侵入呼吸道后可被肺泡*吸收并经xue液运至全身。血液中的金属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然后在脑组织中被氧化成汞离子。由于汞离子较难通过血脑屏障返回血液,因而逐渐蓄积在脑组织中,损害脑组织。在其他组织中的金属汞,也可能被氧化成离子状态,并转移到肾中蓄积起来。
金属汞慢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性症状,有头痛、 头晕、 肢体麻木和疼痛、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等。大量吸入汞蒸汽会出现急性汞中毒,其症候为肝炎、肾炎、蛋白尿、血尿和尿毒症等。急性中毒常见于生产环境,一般生活环境则很少见。金属汞被消化道吸收的数量甚微。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的金属汞,一般不会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