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更新时间:2018-03-26
点击次数:658
继大气、水监测释放连连利好之后,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开启新年新征程。在土壤安全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
近日,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要求,总结2017年经验,进一步做好2018年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工作,2018年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将拟定。毫不夸张的说,2018年对土壤修复领域可以说是变革的一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目录、土壤防治先行区建设意见等密集出台,掀起土壤监测新一轮发展浪潮。
与此同时,相关的检测机构、企业、设备供应商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土壤监测仪器设备行业增量可达45亿元。仪器商可优先布局。
受益于土壤修复的巨大空间与政策红利,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土壤修复行业并“大展拳脚”。岛津《岛津土壤详查项目解决方案》正式上线;牛津仪器推出新款高性能手持式XRF仪X-MET8000 Expert Geo,用于土壤环境监测和矿物分析;睿科仪器自动化样品前处理设备助力土壤污染物分析解决方案;海光-原子荧光联用仪系列产品入选《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目录》。不难看出,业内一些品牌代表早已瞄准商机,未雨绸缪。
从需求角度来看,土壤修复在“十三五”将迎来发展高峰期,需求旺盛。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目前覆盖全产业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型修复企业成规模化,但高水平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唯有打造具有的修复材料、装备、工艺,凝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才可在惊涛骇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土壤的功能、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土壤在环境生态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土壤污染很复杂。因此,防止土壤污染和及时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内容。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高污染超标率”“万亿级规模”“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正贴着这些标签步入联he国*“土壤年”。
中国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600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正经历着由实验室研究向实用阶段的过渡,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全面的治理时期。